初期幾乎無剪輯,用Youtube自帶功能上字幕的日常片。
擬了稿子塞進去讓AI朗讀掐時間念完,顯得不夠自然。
加入貓插圖代表自己,不用AI朗讀念稿,改用代表貓與鳥的音效,配合內容編成對話增加互動感的影片。
不管北部粽南部粽,能吃的就是好粽。
供品的桃子,果香四溢。
插榕較勇龍,插艾較勇健。
台灣傳統上是在門前插艾草和榕樹枝,但近代習慣混合,也開始加入「如劍」有驅邪之意的菖蒲葉或者香茅。
暮春的櫻樹已有頹勢,花葉並存,本來我是不喜歡的。都怪陽光太犯規了。
乍看是白櫻,卻有一兩瓣淺紅。大概是色素相當淡薄的粉紅櫻花吧。
公園附近,某間民宅院子裡盤踞的櫻樹。
枝椏挾花帶葉,向上空舒張成一片壯觀的違建。
...........
春天的收尾,是木樨科的白流蘇。不是傾城之戀的那位(冷場
算了算時間,趕在花季結束前尋訪去年找到的一棵李樹。
李花和櫻花同樣花梗纖長,但尺寸較嬌小,花蕊分散。
圓弧的花瓣一色雪白,簇擁著剛冒的綠葉,十分清新可愛。
路過湖濱,遠遠看到遊蕩的水鳥,以為是那群鴨鵝。
春陽和煦。
宮廟的窗畔。
電線桿旁燃燒似的雞冠花。
小別墅庭院裡的蜀葵。
路邊自由生長的桂花樹,有種乾燥的暖意。
****
偏生活向,較瑣碎。二月時的事,三月底才寫是有點晚了。
寒假時的事情,一直沒能來的及整理,
趁能夠靜下心的時候,把喜歡的片刻一一加上解說。
散步時看到水管被壓扁成滑稽的形狀,為它尋回了失落的臉孔。(嗯?
晒南瓜的籽兒嗎? 滾了滿籮筐日光,好似邊上的皮球一樣澄黃飽滿。
飯後的消遣。用醬油暈成雷雨的潑墨山峰。
2015.6/29。近山市街的一人行腳。
若以代號稱之,就喚它藍鎮吧,取自當地有名的傳統產業。
六月將盡的天空艷麗好似浸過染缸的藍。
紅磚藍天的對比有種童話般單純的可愛氛圍。拱廊也趣致,時間澱積而成的古樸。
光裡逡巡。
下了場灼燙滾著熔金的雨。
粉狀或者粒狀,量子以光具現。
葉面承載的曝曬累累,過荷而不住滑落。
連綿的樹冠間,日射彷彿實體,沉甸甸粗暴地傾瀉。
午晝之時,市聲蒸騰如幻影。
2015.4.4
港紀行。
晾曬的白衣在風裡飄晃。群生的酢醬草沐浴在光裡,綠的熠熠生輝。
抬頭,讓思緒蜿蜒而上,拾階走進偶然闖進視野的生活片段。
攜家帶眷的家族活動。座標為淡水,散步,閒聊,一路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