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跨越國界的共同價值觀一直讓我覺得很謎。

「台灣人(特指年輕人)都畏戰,中國人開戰立刻就能打。」

「台灣國軍整天打雜,草莓兵不值一提。」
因為我邏輯、歷史、政局觀三者皆廢,以下都是只有皮毛沒有根據的推測。

首先,覺得自己身處的環境就是全部,是種很弔詭的想法。

一般人實際接觸到軍中情形只有服役的時候,戰時真正決定戰局的還是常態編列部隊,開打時不是人人爆發小宇宙就能解決的。

義務役只是一種培養預備戰力的方式,真的要上的時候,讓人民能成為可用來補充的資源,所以上頭顯然沒有多重視。

待遇不佳,又用所謂「不合理的要求是磨鍊」理論無意義地折騰基層,苦又乏味,甚至造成非戰損,很難在服役期間內化榮譽感。人沒辦法用愛永續發電,看到很多荒唐現象的義務役以自己所見去推測國軍實力,自然不會多有信心。

戰爭開打時你願意作戰嗎?「我願意,我當然願意」大家都會這麼說。

但是,你有戰鬥資質嗎?我自己承認,沒有。體能常人以下,又沒有超凡的心智彌補,摸摸自己的良心不要灌水,最多是個雜魚角色。

這種叫做一般民眾,非戰況嚴重不會徵召的。

戰爭發生時我第一時間能逃,卻不跑,讓自己和家人被誤殺、被圍城當人質,那我就是蠢貨。


如果真的決定入伍,也會是因為找不到退路,不跟隨軍隊只有死。矮油誰叫人家說留島不留人:)

當然,心情上我是願意作戰的。這跟中國人沒什麼兩樣,都是情懷。

怕死不是罪惡,理想不等於覺悟。在你熱血沸騰說「我願意為國赴死時」,真的想清楚了嗎?

戰爭難免造成犧牲,但它原本的目的不是為了使敵國焦土,使自己人民死絕而產生的,要不然戰爭就會變成比賽哪國的人民最晚死完的消耗戰。(曾經有過這種戰法,能使劣勢方在終盤扭轉戰局。但必須說,以削減人口為目的的戰爭型態,簡直是惡魔的發想)

還有不用死的選項,因此不想去死,這沒什麼不對。

不要相信那些自認為不怕死甚至躍躍欲試的人。沒有什麼比懷抱英雄主義的新兵更糟糕的了。請問這樣去作戰是要讓隊友被你害死嗎?

再者,在戰爭裡更難的是保持一顆正常的心,畢竟就算活下來,你的精神可能也殘破不堪,無法回歸正常生活。

狂熱的使命感能使人做出很多,永遠想像不到自己會去做的事。被命令行使暴力時,遭到傷害的不只是被殺的人。

不要嚮往戰爭,它或許有許多美妙的副產物,但其本質是地獄深處的爛泥。

歷史永遠只會告訴你敵軍很可惡,因為他們殺死很多人。但是有些人,責備戰爭中敵軍的殘酷,自己卻滿口開戰開戰,叫人主動去送死,眼都不眨一下。

難道死的不是自己這邊的人,戰爭就是正確的?

士兵為了國家戰死了,是讓處境壞到只能用開戰解決問題的國家對不起他們,並不是他們活該把自己的生命當成燃料獻祭出去。

不喜歡戰爭,並不是懦夫。
……………

值得一提的是,中國網民常說,「逼不得已,不惜一戰。」

好像作為發起戰爭的國家很值得驕傲似地,簡直是時代落後的想法。

抱歉,如果我是統治階級,知道要負起破壞國際局勢的責任被圍攻,是死都不會主動開戰的。贏了也不一定多幸運。

棒打出頭狗,蟻多咬死象,這些話不假,你看看一戰二戰時存在的那些帝國,難道就不強盛、不龐大了嗎?

曾經反帝國、反資本主義的中國如今躋身現代帝國(有對外擴張領土想法、中央集權、經濟上殖民他國)行列,還能說是正常運作。

如果到鼓吹戰爭,主動邀戰那種地步,中國就和二戰的日本沒什麼兩樣了。(軍國主義和納粹一樣,可以算是某種髒話。)

當時身為被入侵國的弱勢,也同時是中國的優勢。畢竟狗急跳牆,人急拼命,悲憤能成為力量,無論最後反抗成功與否。

至於發起戰爭的日本呢,舉國皆狂,試圖將民意打成鐵板一塊,壓迫異己,不允許說喪氣話敗自己威風。最後剩下贊同的聲音,表面上每個人好像都變成了自信滿滿的愛國者。

然後經濟被壓榨殆盡,錢糧都是戰爭用的,士兵吃軍糧(待遇好不好是謎),沒有去戰鬥的一般人只能領配給券。

謊報戰況,掩蓋戰地的醜聞。軍力耗損嚴重,只好貿然徵召沒有戰鬥力的國民,告訴他們為了國家而戰是莫大的光榮。

聽信這番話踴躍從軍(或者為了吃飽、或被強行徵召)的日本(以及當時日本控制下的各殖民地)民眾,女人被用來慰安,男人被當作炮灰。

就算贏了,經濟崩潰,人也死了不少,除了上頭瓜分到的利益,底下的人民家庭破碎對他們來說並沒有關係。沒有贏,更加悽慘。

主戰國的榮耀對民眾而言就是這麼空虛的東西。

中國和台灣的和平統一,可以預期到制度和經濟的紊亂、內部衝突激化。除非真的殺光台灣人,否則兩個社會的融合並不簡單。

不要以為地小人相對少就很好消化,台灣自古多刁民,每次想要人閉嘴來都得殺一堆才能平定局勢(不

至於武統,那就是魚死網破的鬧劇了。
****
關於「逼不得已,不惜一戰」。

這個逼不得已其實指的是心理上而非現實的逼不得已,因為台灣一直沒有在中共控制之下,中國和台灣各自還是正常運作,可見不是必要而是想要。奢侈不好喔我要抽稅。

就算中國嘴上說不想要,身體卻很誠實,因為事實上台灣作為基地,領空領海位置都很好,就像過去日本拿台灣當南進基地、美國把台灣納入第一島鍊,誰有了台灣就能暢通太平洋戰線。

我猜,美國是不會支持法理台獨的,因為台灣有實質國格後對美國依賴性下降,如果疏遠美國而與中國結盟,會造成中台距離過近,台灣失去緩衝地帶的意義。

但要是台灣真的被吞,那就連外交政策都起不了作用,真正成為中國走狗。

作為島鍊的東北亞、東南亞其他國家會失去長年倚賴的盾牌,歐美大概也不會相信中國的威脅能止步於台灣,畢竟二戰前的綏靖政策養肥了納粹德國,殷鑑不遠。

世界局勢一旦動盪,我們也會跟著中國一起變成公敵,甚至成為太平洋戰線的前緣,GG。

不是因為當初來臺的國民政府多偉大,是因為台灣位置真的太好了。崛起以來,中國的戰爭齒輪被美國當年丟下的這麼一截小樹枝給卡住了,才勉強維持平衡。各國不會沒事為了支持台灣和中國對著幹,但我們先跪了,導致中國侵門踏戶,東南北亞全部國家都會恨死我們。

台灣海峽現在依舊是國際海洋法上,各國軍艦打聲招呼都不用就可以自由通過的地方,不倒向中國,才是為了世界和自己的和平著想。

再者,指揮體系是否完善、戰時是否具有地利比什麼都更重要。

過去義大利的兵力和軍備並不弱,卻變成二戰笑柄,其實有一點都笑不出來的理由——指揮體系的紊亂。

至於地利,我們東側太平洋連結第一島鍊,在美國控制下,在我們還沒倒戈的時候他們沒有見死不救的理由。

西側登陸要打巷戰,海峽又有一堆閑雜人等,不是,他國船隻與飛行器在來往。戰爭不是隨便炸一炸就能了事,中國萬一炸錯標的是想和台灣以外的國家先鬧外交問題嗎?
****
先來笑一下某些人邏輯病態。

戰略上「需要」我們住了幾百年的土地,怎麼會理所當然就「屬於」你們?你想要一台車還得人家願意賣呢。

再來就是「我們以前受過傷,全世界都欠我們。」「如今我們強大了,當年失去的土地都該討回來」的想法,真的讓人匪夷所思。

晚清那個連改革都只做半套的廢物老政權,為什麼到現在還有人移情?你看看人家日本,同時開始革新的中國,體質貧弱到民國中後期才追趕到近代國家的一般水準。

對國際間的司法和貿易規則一竅不通,也不願意去理解。自恃天朝上國,外交政策得罪全世界,引禍入國,卻一直堅稱只有別人有錯,自己受害最深。醒醒,大清亡了。

這是一個<當年你祖先上頭地主從別人手中買下的土地,又經過了數次轉手後,上面被建了公寓,公寓住滿了人,不動產權利在住戶手上。

你家裡後來在政策分配下得到了地主的其他地,不做佃農了,如今你手頭有錢,自己手邊也有地產做起了炒房生意,便覺得那塊土地曾經屬於我祖先的地主,現在也應該是我的。(?)

仔細想想這個位置通往各道路,停車需求高,很適合建設停車場,非常眼饞,買不下來就試圖強拆公寓>的故事。

世界上還有其他跟我們一樣的事實獨立政體,即使我們不是法律上的國家,也沒有義務被納入中國。當然,你要老實承認自己是侵略也可以,現代國際法中,侵略戰爭是違法的。

中國有個重新(?)稱霸世界的夢想,有夢最美,希望相隨,但是請讓我說一句:干我X事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戰爭 觀點 散文
    全站熱搜

    袋裝柴郡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