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年前寫過一篇不太像樣的簡短隨筆隨想【I SCREAM】 當作心得,
重看了京ANI以米澤穗信的《冰菓》改編的動畫後,我再次深深被其魅力所擄獲。
「能不做的事就不做。非要做不可的話就盡快去做。」
主張節能主義,頭腦不差卻怕麻煩的男主角,折木奉太郎。
總是用「我很在意!」這句話拖只想旁觀的男主角下水,
好奇心充沛的直率大小姐,本作的女主角,千反田愛瑠。
性格剛毅且急性子,但直爽好相處的伊原摩耶花,
精通雜學嗜好豐富,永遠笑容滿面,用My pace過生活的福部里志。
角色陣容的衝突性,對性格刻劃的細膩,
古籍研究部的成員與各篇登場的配角之間,也充滿碰撞的火花。
校園背景,社團元素,和關鍵的『懸疑』。
原作者米澤穗信擅長將日常作為主軸的作品,
透過解謎的節奏和巧妙的敘述,營造出獨特的氛圍。
雖沒有危險的殺人事件,卻也不避諱人性灰暗之處,
維持了一種冷靜的平衡。
名為青春的杯中,滿滿斟上添入砂糖的紅茶。
若覺得有點沉悶過澀,茶匙傾斜略為旋轉,
使沉澱的砂糖溶解在溫熱的茶水裡,即可改變風味。
動畫對故事有自己的詮釋,亦有商業化的考量,
取捨之後,可能無法稱得上完全把握精髓。
但製作組將原作人物心理加以意象化的表現手法,
視覺畫面的細節之講究,閃耀著光彩似鮮明的用色,
彷彿從無味的虛擬召喚出茶香的芬芳,以及恰到好處的回甘,
對嗜茶的我來說,堪稱多重享受。
然而,即使已充分攪拌,茶本身的苦是不會消失的。
開卷的《冰菓》也好,《愚者的片尾》也好,
《庫特利亞芙卡的順序》亦是如此...
稱不上悲痛,動機也絕不卑劣。
只是,在表面圓滿,乍看誰都無可挑剔的結論之下,
晃漾在杯底的殘茶——缺憾的殘酷,使人難以忽視。
均衡的甜味滑過舌尖通過喉嚨,與此成反差,
最終殘留在味蕾上的,仍是茶涼後,除不盡餘數的空虛。
***
以校園生活為背景的懸疑小說,
總少不了青澀酸甜,少男少女間的羅曼史。
除了逐漸升溫的男女主角,
配角曖昧的感情狀態也相當讓人在意。
原以為是摩耶花暗戀里志但難以開口,
只要她鼓起勇氣跨過一線,有情人終會成眷屬的讀者,恐怕要跌破眼鏡。
沒想到早在故事開始前,中學畢業那年摩耶花就向里志表白過了,
只是被留中不發,至今還在等待他的回覆。
這種不上不下的的狀態,對這一對的支持者而言,
簡直比摩耶花暗戀而里志不知情還要讓人絕望啊。
直率剛強的摩耶花從來沒有逃避過,
而不斷從這份感情轉移視線的里志,與其說是不喜歡她,
倒不如說是害怕因為戀愛這種執著,失去表面上努力維持的從容。
一向給人輕飄飄甜美印象的戀愛,對他而言,背後竟然存在如此沉重的恐懼。
是故儘管他的逃避傷害了摩耶花,作為旁觀者的我也不忍太苛責他。
雖然戀愛只是懸疑故事的附加,
複雜的心緒描寫,卻比尋常的愛情故事還讓人揪心。
至於身為主角,最讓我們掛心的兩人,
也在春日到來時迎來了符合他們風格的尾聲。
映照在受託扮演打傘者一職的奉太郎眼裡,
沐浴著櫻瓣的遊行隊伍中,美到讓人陌生的盛裝少女;
在黃昏共行的歸途,兩人談及高中生涯即將告終,
千反田訴說自己想為摯愛的故鄉做些什麼。
這些,都是《繞遠的雛人偶》中,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。
很多人抱怨動畫和小說停在生雛祭那一段太莫名其妙,
認為一定還有後續,因為奉太郎還沒有和千反田有個完美的結局。
覺得還不夠的人,別抱怨啦。
比起小說,動畫已經讓彆扭的奉太郎吐露了他真正想說的話。
奉太郎對自知不擅長管理而選了理科,打算從改良作物著手的千反田說:
「妳所放棄的『經營層面的戰略眼光』,我來替妳掌握如何?」時,
我差點從電視機前蹦起來。
雖然不知是風聲蓋過了,又或者他只在想像中脫口而出,
但想必未來這兩人的距離會不斷不斷縮短,最終並立吧?
折木奉太郎和千反田愛瑠之間,從起初就存在的最大障礙在於,
千反田充滿活力的身影既吸引著他,也讓他明白自己和她的差距。
當他不滿足於看著她的背影,甚至於為此逐漸焦躁,
嘗試走出以往所滿足的消極人生,就註定他會為了千反田改變自己。
原作之所以會選擇讓奉太郎不說出口,
正是因為那句話有著相當程度的衝擊性。
它暗示著,兩人將不止於共行一段路的高中朋友,
而他會為了讓千反田未來的人生裡,預留下自己的位置去努力。
不會有比這更真摯的告白了。
最好的示愛莫過於:
【妳用妳的方式,去盡力成就人生。那條路上,有我隨行。】
結局並不寫得太滿,有種點到為止的含蓄餘韻,
不似砂糖濃重的甜,卻自有一番淡雅甘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