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花間的眠色。
校內通往體育館的一段路上滿是花樹,
粉色花潮拍拂的視覺印象,近在睫的前端。
植齡尚淺的櫻,枝幹稚嫩還沒有樹的樣子,
但並不減初萌的盛美。
氤氳凝結似霧滴,
這是條泡沫一樣輕柔簇擁的花徑,讓人飄飄然。
多綿軟的黑甜鄉。
又是一日,在路旁瞥見某隻白頭翁,
混在馬路中央群聚的麻雀堆裡,煞是顯眼。
鳥群毫無警覺性的,在過道者如我挪動的步伐間,
自顧自地話家常。
這樣呆頭愣腦的蠢萌樣,好似還未完全睡醒哪。
學院中庭的枯木沒有復甦的跡象。
階梯邊,一隻看起來像綠繡眼的鳥停在樹上,
嫩綠的羽毛,白眼圈。
校園裡處處是日頭下蜷臥的校犬。
春日正好眠?
恰巧不冷,也不熱的時節,
城市雖微瞑偶發囈語,也是熟睡了。
在人群裡靜靜待著,就有種平靜的幸福感。
即使誰也不認識我,卻比被相識的朋友環繞更為安詳。
滿開的櫻是睡眠的顏色,
悠悠渡往潛意識所在的深處。
2.季節接軌的袖顏。
冬季保暖衣物多暗色系,
我鍾愛的大衣,是深夜般將一切光吸納的黑絨質地。
像要將衣著上的貧乏補足一樣,
配件卻是相對多彩的。
薄荷綠傘,掛在胸前的紅色手機袋。
舊的那雙藏青高跟涼鞋,無論淺色或深色,總相宜,
可惜好搭檔正在接受修理,錯過了今年的春季。
新鞋子的皮革雖略磨腳,
在過了一些時日後,慢慢地變得合穿了。
一度回暖時,白色針織外套也加入陣線,
初春至今,這種擺動不定的季節感也漸上軌道。
3.黑白成雙,日夜貓景色。
某次讀完書返家路上,
看見一隻黑白花色的小貓在騎樓下移動的身影。
正要繞過去一看的時候,發現還有母貓跟著。
看到探過頭來的我嚇了一跳,
小貓趕緊邁動短腿兒,怯生生地挨到母親身邊。
一大一小兩隻黑白貓睜大眼睛遠遠看著咱。
雖然被相當警戒著,但還真是有趣哪。
在暗處觀望人類的貓兒。
另一日從圖書館回家時,
則遭遇了意外的路貓組合。
那隻鑽到暗處消失不見的黑白貓,
以及和我對話的黑貓,在沒有人路經的小巷裡玩耍。
原來牠們彼此竟是舊識呢。
深夜燈下,為了不驚擾牠們而悄悄的挪動步伐,
從眼角餘光偷覷,靜謐的氛圍裡,兩隻貓兒的剪影或滾動或追逐,
快活的身姿是平日在人潮來往的街邊見不到的。
對夜行性的牠們而言,
無需警戒無需提防的暗巷,非但絲毫和恐懼無緣,
反而才是能盡情舒展四肢的遊戲場。
臨走之前,攀上車輛休憩的貓兒,
身影在夜色裡隱沒了,唯有兩雙炯炯貓眼隱約得見,目送我離去。
乍看詭譎邪氣,卻是無比可愛的一景哪。
4.日光下幻想系的紅。
在過烈的日光下,視野所見都鍍上一層迷離光豔的薄膜,
幾乎要美感疲乏,認知也跟著霧化,如同蜃樓。
在候車的長椅上發呆的數十秒間,
道旁的紅車,喚起意識深層的漣漪。
那是種急於尋找字眼去認知美的內心騷動。
雖然自己的服裝不常選擇紅色系,
但我或許意外偏愛紅色事物也說不定哪。
鮮紅有擾流板的車雖然時髦艷麗,
尋常車款深紅的烤漆在日光下卻也美得不可方物。
較正紅沉穩的色調,車型流線在光照之下盡顯優雅,
如年紀稍長的美人自然流露的笑靨,洗練甜淨,內蘊熟成的嫵媚。
為此心旌動搖的咱,一不小心就流露真面目。
春天真是最危險不過的季節哪,對披著詩人皮的戀物癖來說。
糟糕糟糕太糟糕。
5.夜臨前最後一瞥的眸光。
改變讀書習慣後,周一自羽球館回去的危險路段分為兩段式行進。
疲憊的體育活動後,在途中的超商先讀個兩小時的書,
然後在天黑回家,對我而言是種嶄新亦較有效率的嘗試。
這陣子的晴日由於粉塵,
出門一場,明明沒有上妝的,返家洗臉卻有種卸了妝的爽快感。
將夜而未夜的天空,本是乾淨而豔如琉璃穹頂的,
當時見到的卻像隔層薄紙看出去一樣,模糊而壓抑著光彩。
以往熬著午時烈日走的歸途,
近傍晚,分外涼爽。
煙籠的殘霞是夜瞬目的前一刻,
在兩瞼之間微微沁出的波光。
日落後青色黯淡的晚雲和薄橙的夕光裡,
枝上無花亦無葉,初春素顏的枯枝,剪影有種簡潔的美。
6.洗無色。
倒春寒。
鋒前陣雨洗去乾燥的暖意。
沒開燈的,白日的屋內,
以窗為疆界,雨珠奔躍滾動的屋外。
一切聲響都順潺潺雨流,縱走於壁面,
種種白噪音反在耳膜上中和為闃靜。
彷彿身處在結了水珠的玻璃杯內側。
黯淡柔和的日影,沾覆的濕氣,
將內外光暗際線模糊,予我的雙眼清涼。
說到雨,本和白玉蘭無關。
搭計程車時,常見後視鏡邊懸著一串還未綻放便垂頭喪氣,泛黃的白花,
那香氣往往和車內坐墊的塑膠味混在一塊兒,讓人聞了犯暈。
賣花餬口的小販本不少,但因自小的經驗,
對白玉蘭,咱總覺消受不起,遂繞著走了。
只是逢雨天的外校通識課,在校門口遇到賣花小販時,
她向我展示的那籃花,都正值綻放中,煞是可人,
不由自主便買了一串。
因為香氣過烈,白玉蘭即使只是放在提袋中,
仍然留下讓人暈眩的濃香。
難得買了,丟棄也太可惜。
帶回台北的家後,在水龍頭下自花萼斷面徹底淋至濕透,
倒掛在浴室的置物架上,彷彿剛經過雨沐浴的潤澤。
自早晨至晚上,香氣已漸趨和緩,
去觸碰花瓣,指腹沾上的水珠染著的餘芳仍十分馥郁。
聽聞過『有色則無香,香花多無色』的說法,
白玉蘭雖是素淨的白,但若香氛能以眼觀察,
它才是最豔麗的呢。
7.雨降的綠。
經歷連日的春雨,白色中庭裡頑強了整個冬日的枯木,
也開始迸放濕潤的綠。
小葉欖仁的新葉看似懸浮環繞於枝頭,
綠,剛開始舒展。
碧翠,如琢得溫潤的玉或橄欖石,
但更軟,更薄。
稍稍揚起傘(冰涼雨水打濕了額髮讓我有些悔意),
在透明的雨降的仰角裡,它綠的凝透而曖曖含光。
我喜歡綠。
潮氣充斥嗅覺和觸覺,衣鞋裡的黏膩感固然擾人,
但植栽沾了雨水,枝葉橫斜的飛白就會渲染成新綠的潑墨,
薄妝的少女一樣,水潤清新而眉眼自靈動。
綠是生機勃勃而鎮靜的色彩,
使因為天候而浮動的心緒安定。
8.關於窗簾,戲謔的藍色。
老師:「藍色,是憂鬱的色彩,窗簾,將主角房裡的對外窗口封閉。
這象徵著和外界的接觸讓他感到害怕且難受,遂自我封閉。
藍色也同時是晴朗天空的顏色,
主角對外界仍抱有微小的希望和想像,但也只存在房間的內部…」
作者:「這是一扇窗,這是窗簾,顏色是藍色。
就這樣,這是藍色的窗簾。」
所謂藍色窗簾效應,每日都在腦內發生。
被濾下的色彩,是由視網膜捕捉到的色光分析後組成,
氣溫搖擺不定,析出晶體般過飽和的幻想,
與一刻不停歇奔馳於腦細胞裡的現實訊息。
自我意識的澱積物,時軌流轉,
充盈眼中的色彩,界定每日的輪廓。